◎ 牛僧孺
僧孺字思黯,隋仆射奇章公宏之裔。第进士,元和初登贤良方正制科,长庆三年以户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敬宗立,加中书侍郎银青光禄大夫,封奇章郡公,罢为武昌节度使。文宗立,复以兵部尚书同平章事,加门下侍郎,出为淮南节度使,召拜左仆射。武宗朝进太子太傅,贬循州长史。宣宗立,还为太子少师。卒年六十九,赠太尉,谥曰文简。
◇ 请仍禁诸道节度不得奏请任使奏诸道节度观察等使请在台御史充判官。臣伏见贞元二年敕,「在中书、门下两省供奉官及尚书省、御史台见任郎官、御史,诸司诸使并不得奏请任使,仍永为常式」者。近日诸道奏请,皆不守敕文。臣昨十三日已於延英面奏,伏蒙允许重举前敕,不许更有奏请。
◇ 请祧迁元宗庙主奏
谨案《周礼》:「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合而为七。」《尚书·咸有一德篇》亦曰:「七代之庙,可以观德。」荀卿子曰:「有天下者祭七代,有一国者祭五代。」则知天子上祭七代,典籍通规,祖宗功德,不在其数。国朝九庙之制,法昔周之文。太祖皇帝始为唐肇基天命,义同周之后稷也;高祖神尧皇帝创业经始,化隋为唐,义同周之文王也;太宗皇帝神武应期,造有区夏,义同周之武王也;其下三昭三穆,谓之亲庙,四时常飨,自如礼文。今以新主立庙,元宗明皇帝在三昭三穆之外,是亲尽之祖,虽有功德,礼合祧迁,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