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哀公政於 孔子 (《孔子家语》人物).孔子υ唬骸肝奈渲政,布在方策,其人存t其政e,其人亡t其政息.天道敏生,人道敏政,地道敏洌夫政者,q蒲R也,待化以成,故檎在於得人,取人以身,修道以仁.仁者,人也,HH榇螅涣x者,宜也,尊t榇螅HH之,尊t之等,Y所以生也.Y者,政之本也,是以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H;思事H,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天下之_道有五,其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D也、昆弟也、朋友也.五者,天下之_道,智仁勇三者,天下之_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W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公曰:「子之言美矣至矣,寡人固,不足以成之也.」孔子曰:「好W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u近乎勇,知斯三者,t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t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t能成天下家者矣.」公曰:「政其M此而已乎?」孔子曰:「凡樘煜家有九,曰修身也、尊t也、HH也、敬大臣也、w群臣也、子庶民也、戆俟ひ病⑷徇h人也、阎T侯也.夫修身t道立,尊tt不惑,HHtT父兄弟不怨,敬大臣t不眩,w群臣t士之蠖Y重,子庶民t百姓瘢戆俟t用足,柔h人t四方w之,阎T侯t天下畏之.」公曰:「橹奈何?」孔子曰:「R盛服,非Y不樱所以修身也;去h色,v而F德,所以尊t也;爵其能,重其,同其好海所以VHH也;官盛任使,所以敬大臣也;忠信重,所以袷恳玻r使薄a,所以子百姓也;日省月考,既[Q事,所以戆俟ひ玻凰赣恚嘉善而矜不能,所以h人也;^^世,eU邦,治y持危,朝聘以r,厚付薄恚所以阎T侯也.治天下家有九,其所以行之者,一也.凡事豫t立,不豫tU,言前定t不O,事前定t不困,行前定t不疚,道前定t不F.在下位不@于上,民弗可得而治矣;@于上有道,不信于友,不@于上矣;信于友有道,不于H,不信于友矣;于H有道,反T身不\,不于H矣;\身有道,不明于善,不\于身矣.\者,天之至道也;\之者,人之道也.夫\弗勉而中,不思而得,娜葜械溃}人之所以w定也;\之者,裆贫固讨者也.」公曰:「子之教寡人湟樱敢行之所始.」孔子曰:「立圩杂H始,教民睦也;立敬自L始,教民也;教之慈睦,而民F有H;教以敬,而民F用命.民既孝於H,又以命,措T天下o所不可.」公曰:「寡人既得此言也,植荒芄行而@罪咎.」宰我於孔子曰:「吾鬼神之名,而不知所^,敢焉.」孔子曰:「人生有庥谢辏庹撸人之盛也,夫生必死,死必w土,此^鬼,魂w天此^神,合鬼c神而享之,教之至也.骨肉弊於下,化橐巴粒其獍lP于上者,此神之著也.}人因物之一精一,制橹O,明命鬼神,以槊裰t,而q以是槲醋阋玻故Bm室,O樽陟觯春秋祭祀,以eH疏,教民反古褪迹不敢忘其所由生也.人服自此且速焉,教以二端,二端既立,笠远Y,建O朝事,燔燎G,所以笃且玻此教民修本,反始崇郏上下用情,Y之至也.君子反古褪迹不忘其所由生,是以致其敬,l其情,竭力氖拢不敢不自M也.此之^大教.昔者文王之祭也,事死如事生,思死而不欲生,忌日t必哀,QMt如,H祀之忠也,思之深如H之所郏祭欲H色者,其唯文王c.云:『明l不寐,有讯人,t文王之^c.』祭之明日,明l不寐,有讯人,敬而致之,又亩思之,祭之日放c哀半,之必罚已至必哀,孝子之情也,文王槟艿弥矣.」【译文】鲁哀公向孔子询问治国之道。孔子回答说:“ 周文 (《孔子家语》人物)王、 周武 (《孔子家语》人物)王的治国方略,记载在简册上。这样的贤人在世,他的治国措施就能施行;他们去世,他们的治国措施就不能施行了。天之道就是勤勉地化生万物,人之道就是勤勉地处理政事,地之道就是迅速地让树木生长。政治,就像土蜂取螟蛉之子化为自己的儿子一样快速,得到教化就能很快成功,所以治理国家最重要的是得到人才。选取人才在于修养自身,修养道德要以仁为本。仁,就是具有爱人之心,爱亲人是最大的仁;义,就是事事做得适宜,尊重贤人是最大的义。爱亲人要分亲疏,尊重贤人要有等级,这就产生了礼。礼,这是政治的根本,因此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想要修身,不能不侍奉父母;要侍奉父母,不能不了解人;要了解人,不能不知天。天下共通的人伦大道有五条,用来实行这五条人伦大道的德行有三种。君臣之道,父子之道,夫妇之道,兄弟之道,朋友之道,这五条是天下共通的大道。智、仁、勇三种品德,是天下共通的道德。实行这些的目标都是一致的。有的人天生就知道,有的人通过学习才知道,有的人经历了困苦才知道,最终都知道了,这是一样的。有的人心安理得地去做,有的人为了名利去做,有的人被迫勉强去做,最终成功了,都是一样的。”哀公说:“您说得太好了,达到极点了,但我实在鄙陋,不足以成就这些。”孔子说:“喜欢学习近于有智慧,努力实行近于有仁心,知道耻辱近于有勇气。知道了这三者,就知道了如何修身;知道如何修身,就知道如何治理人;知道如何治理人,就能完成治理国家的事情了。”哀公问:“治理国家的事到此就完了吗?”孔子说:“凡是治理天下国家有九条原则,那就是:修养自身,尊重贤人,亲爱亲人,敬重大臣,体恤群臣,爱民如子,招纳工匠,优待远客,安抚诸侯。修养自身就能确立正道,尊重贤人就不会困惑,亲爱族人叔伯兄弟就不会怨恨,敬重大臣遇事就不会迷惑,体恤群臣士人的回报就会更加厚重,爱民如子百姓就会努力工作,招纳百工财物就会充足,优待远客四方之人就会归顺,安抚诸侯天下人就会敬畏。”哀公问:“怎么做呢?”孔子说:“像斋戒那样穿着庄重的服装静心虔诚,不符合礼仪的事坚决不做,这就是修养自身的原则。驱除小人,疏远女色,看轻财物而重视德行,这就是尊重贤人的原则。给有才能的人加官晋爵,给以丰厚的俸禄,与他们爱憎一致,这就是让亲人更加亲爱的原则。官员众多足供任使,这就是劝勉大臣的原则。真心诚意地任用,给以丰厚的俸禄,这就是奖劝士人的原则。劳役不误农时,减少赋税,这就是爱民如子的原则。每天省察,每月考核,付给的工钱粮米与工作业绩相称,这就是奖劝百工的原则。来时欢迎,去时欢送,嘉奖有善行的人而怜惜能力差的人,这就是优待远客的原则。延续绝嗣的家族,复兴废亡的小国,治理祸乱,扶持危弱,按时接受诸侯朝见聘问,赠送丰厚,纳贡菲薄,这就是安抚诸侯的原则。治理天下国家有九条原则,实行这些原则的方法只有一个。任何事情,事先有准备就会成功,无准备就会失败。说话先有准备,语言就会顺畅;做事先有准备,就不会出现困窘;行动先有准备,就不会愧疚;道路预先选定,就不会阻碍不通。在下位的人得不到在上位人的信任,就不可能治理好民众。得到在上位人的信任是有规则的,得不到朋友的信任,就得不到在上位人的信任。得到朋友的信任是有规则的,不能让父母顺心,就得不到朋友的信任。让父母顺心是有规则的,反省自己不真诚,就不能让父母顺心。使自己真诚是有规则的,不明白什么是善,就不能使自己真诚。真诚,是上天的原则;追求真诚,是做人的原则。如果有诚心,不用勉强就能做到,不用思考就能拥有,从从容容就能符合中庸之道,这是圣人表现出来的形象。真诚的人,就是选择好善的目标执著追求的人。”哀公说:“您教给我的方法已经很完备了,请问从什么地方开始实施呢?”孔子说:“树立仁爱从爱父母开始,可以教民众和睦;树立恭敬从尊敬长辈开始,可以教民众顺从。教人慈爱和睦,民众就会认为亲人是最宝贵的;教人恭敬,民众就会认为服从命令是最重要的。民众既能孝顺父母,又能听从命令,让他们做天下的任何事情,没有不行的。”鲁哀公说:“我既已听到了这些话,很害怕不能果断地实行而犯错误。”【评析】“哀公问政于孔子”章,是由《礼记・中庸》改写而来,当中用“哀公问”作衔接,似更合理,彼此可参看。内容主要讲儒家的施政原则,如五达道、三达德、治国九经、诚、择善固执等。